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 家居资讯

戏曲·关索戏 | “娱神娱人”的国家级民俗文化遗产

2025-01-05 12:16:58

关索戏,2011年被日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它风靡于云南省昆明市澄江县阳宗镇小屯村,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,是澄江县传统的地方戏曲戏曲。古代来进行消灾逐疫的傩祭丧礼,后来慢慢地发展形同娱神娱人常为的傩戏。

关索戏的花脸分作生、旦、净三行,其中净角只有鲍三娘、百花公主二人,并且是装扮,童星不擦黄花画脸谱,只戴面具。

相传,关索戏来源于南音,从某些民谣上分析,它又混合了当地歌协奏曲以及颂佛唱经的旋律,却又明显地转化成了滇剧的咬字。

关索戏唱词中唱中有红、红中有唱。它的唱红用的都是本地方言,其唱腔、民谣有短铁板、长铁板、报信铁板、汤氏铁板、大刀腔等,转铁板换调原则上用锣鼓指挥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关索戏的表演特性是不设舞台、不化装,而且也不受时间地点的受到限制,表演时一般一头戴面具,边唱边舞,有娱神歌舞的遗风。表演时要进行祭祀,礼佛乐王庙,专演三国故事。

关索戏的话剧长短不一,从30分钟到3足足不等,经常表演的话剧有20余个,代表话剧有:《古城不会》《收周仓》《三请孔明》《长坂坡》《战常德》《过五关斩六将》《三战吕布》《战斗任务孟达》《花关索战三娘》等。

(图片来来源于网络)

责编:杨晓君

金笛复方鱼腥草合剂
金奥康和艾司奥美拉唑哪个好
小孩子咳嗽厉害怎么快速止咳
什么家用血糖仪好用
康恩贝肠炎宁颗粒效果怎样
友情链接